当地时间2月9日-10日,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学孔子学院在线上举行了为期两天的2021年庆祝春节系列活动,220余人次参加。
每逢中国春节,各地的孔子学院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把中国人热热闹闹迎新年的氛围带到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感受中国节日的喜庆。受疫情影响,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学孔院将2021年春节庆祝活动换到了网上,让分布在四个不同校区的学生在云端共庆节日。孔院为此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和中华文化体验活动。

孔院庆春节活动节目单
早在一两个月前,Ciudad Real校区张怡、张驰等老师就在策划、导演一部由孔院师生参演的视频“好运来”,希望借着这首歌把好运带给受疫情所困的人们。她们精心组织脚本,分配角色,动员发动学员积极参与。她们编排动作,亲自示范,做成小样发给学生、同事。孔院中外方院长、老师、学员积极配合,纷纷穿上中国传统喜庆服装,伴随着“好运来”的欢快旋律,表达他们对来年好运的期盼。经精心编辑,一部制作优良的视频作品在孔院的春节活动中隆重推出,首次播放,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和欢迎。

《好运来》视频截图
Talavera校区的熊凯玲老师主持了在线中国知识问答有奖竞赛活动。她精心准备了50个有关中国的问题,学生们通过Kahoot!平台在线答题,在10分钟的时间内,答对题目最多的获胜。20多名学生参加竞赛,最终Lucía García同学以在最短时间内答对42题获第一名。
Albacete校区的徐扬帆和崔爽老师则组织了一个折纸灯笼、剪立体春的文化工坊,带领大家一起动手,做出漂亮、喜庆的灯笼,装饰自己的家。
最受当地民众欢迎的是País Vasco University的中国文化专家Ederne教授带来的有关苗族的讲座,她详细讲解了苗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包括服饰、音乐、风俗等等,其中的异域风采深深地吸引了西班牙民众,纷纷留言、点赞。

春节期间剪窗花、贴窗花是中国民间的风俗。Ciudad Real校区刘惠宇、张怡老师教大家剪出了可爱的熊猫、牛和福字。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家人们,学生们甚是开心。
过年包饺子、吃饺子是少不了的传统项目,就算是线上活动也不容错过。中方院长杨文莉带领Toledo校区的陈思思、郭小艳老师,完成了线上线下一起动手包饺子的重头戏。从和面到备饺子馅,从擀饺子皮到包各式花样的饺子,包括如何煮饺子,老师们每一步都详细讲解、示范,学生则跟着每个步骤,边学边做。一个小时过后,学生们展示着自己包的饺子,都说自己做的特别好吃。

孔院春节系列活动以秦晓秀老师的葫芦丝公开课结束。秦老师向西班牙朋友介绍了葫芦丝这个中国乐器,展示了学生演奏的作品,也用一曲“蓝色香巴拉”表达了对孔院师生的新年祝福。
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学副校长Raúl Martín Martín参加了部分活动,他向孔院师生致以新年的问候,高度评价了孔院组织的活动以及制作的视频。外方院长Jaime在春节活动上致开幕辞,并主持了Ederne教授的讲座。
孔院师生共同参与的春节活动已圆满结束,大家仍沉浸在热闹的节日氛围中,同时大家更期待来年的春节能够再聚首。
(供稿: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学孔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