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EN | Apply Now

首页

    新闻动态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京华寻迹 文明对话——“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官员汉语文化研修班学员赴北京参观考察

    来源: 郭沿君 日期:2025-10-29 点击量:

    2025年10月24日至27日,“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官员汉语文化研修班28名学员开启了北京文化考察之旅。从红色记忆到非遗瑰宝,从皇家建筑到市井生活,来自南非、泰国、冈比亚、乌兹别克斯坦、尼日利亚等10个国家的各级政府官员和教育工作者在北京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历史坐标:从百年征程到工艺瑰宝

    考察首站,学员们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在庄重的展厅中,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实物,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娓娓道来。来自巴拿马大学的老师Migdaris Yaremys Murillo Pitty在参观后表示:“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中国发展的内在逻辑,其中蕴含的智慧对各国探索自身发展道路具有重要启示。”

    随后,在中国工艺美术馆的“中华瑰宝”展厅,学员们被精美的工艺美术作品所震撼。牙雕、玉器、漆器、陶瓷等馆藏珍品,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与创新活力。冈比亚教育大学老师Demba S.M. Yabou在景泰蓝展品前驻足良久:“这些工艺不仅传承了千年技艺,更在创新中焕发新生,这种保护与创新并重的理念值得借鉴。”

    天地对话:天坛里的宇宙观与建筑美

    午后,考察团抵达天坛。在导游的讲解下,学员们理解了圜丘坛、祈年殿等建筑中蕴含的“天圆地方”哲学思想。来自泰国皇家警察外事司的学员在祈年殿前感叹:“这座建筑不仅是美学的巅峰,更是中国古代宇宙观的物质呈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对天地自然的独特理解。”

    京城印象:从紫禁城到胡同深处

    次日,在天安门广场,学员们感受着这座政治文化中心的磅礴气势。随后走进故宫,金碧辉煌的宫殿建筑群、精美绝伦的文物藏品,让各国官员领略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宫廷文化的博大精深。

    转入南锣鼓巷的胡同区,另一种京城风貌徐徐展开。青砖灰瓦的四合院、烟火气十足的老北京生活,与方才的皇家气象形成鲜明对比。罗马尼亚雅西省教育局副局长Antonina Bliort在胡同里与居民亲切交谈后说:“从宏大的故宫到寻常的胡同,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而真实的中国。这种多层次的文化体验令人难忘。”

    长城印记:中华文明的永恒象征

    第三日,研修班一行奔赴慕田峪长城。秋日阳光下,蜿蜒起伏的长城宛如巨龙。学员们登临城楼,抚摸着斑驳的城墙,感受着这座人类奇迹的历史厚重。塞拉利昂英国国际学校校长Jennifer Condron激动地说:“登顶长城后才真正理解中华文明的坚韧与包容。这座伟大的建筑,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此次北京文化考察之旅让各国学员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多维度感知中华文明。从红色记忆到工艺传承,从皇家礼仪到市井生活,每一个考察点都成为文明互鉴的窗口,让各国学员透过它,看见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也让中华文明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碰撞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