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留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4月26日,国际教育学院中外学生交流协会举办了“弘文驿站”第八期中外学生文化沙龙活动。此次活动以“绘京剧脸谱,传剪纸匠心”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意大利、斯威士兰、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的40余名中外学生参加。

剪纸工艺:方寸之间,匠心传承
活动伊始,主持人邹子怡以生动的讲解揭开了剪纸艺术的神秘面纱,将剪纸的历史起源、地域特色和吉祥纹样的象征意义娓娓道来。在随后的剪纸手工环节中,中外学生手持红纸与剪刀,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创作之中。他们沿着图纹轮廓来回翻折修剪,创作出“福”字窗花、十二生肖图案等作品。

京剧脸谱:五彩斑斓,演绎国粹
在京剧脸谱绘制实践环节,邹子怡带领同学们一起解锁了脸谱色彩背后的文化密码。她详细解读了京剧脸谱中不同色彩所蕴含的深刻寓意:红色象征忠勇、黑色代表正直、白色暗喻奸诈。同时,她还分享了诸多经典京剧角色的故事。同学们纷纷拿起画笔,以白色胚具为“画布”,勾勒线条、填充色彩,创作出一张张个性鲜明的脸谱。一位留学生突发奇想,将其家乡传统纹样融入设计中,绘制出了一张蓝金相间的“中外混搭风”脸谱,别有一番风味。

展示分享:以艺会友,文化交融
作品展示环节,中外学生纷纷走上台前,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分享他们的创作灵感。一位留学生说道:“剪纸的对称美学和脸谱的强烈色彩冲击,让我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既细腻又充满力量。”期间,中外学生围绕作品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笑声与赞叹交织,传统手工艺成为跨越文化的联结符。

绘京剧脸谱,用色彩勾勒角色神韵;传剪纸匠心,在指间传承古老技艺。本期文化沙龙不仅让同学们在剪纸与脸谱的创作实践中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还促进了中外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让同学们跨越语言与文化的障碍,共同分享创作的喜悦,让传统艺术成为连接心灵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