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南昌大学2025年“汉语桥”西班牙青少年来华汉语文化夏令营非遗螺钿手工体验活动顺利开展。南昌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何仪老师为营员们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螺钿制作工艺,燃起了西班牙学员们对中国非遗文化的热情,更在亲自动手制作的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到了螺钿制作工艺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艺术之美。
活动伊始,营员们通过视频了解了这项技艺的历史渊源和工艺流程,流光溢彩的螺钿背后是手工艺人的匠心独运。螺钿制作工艺起源于我国的商代,到唐代发展成熟,在现代被用于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在制作体验环节,同学们通过打磨、拼贴、镶嵌等工序,深度感受螺钿制作的乐趣。在同学们的手中,五彩斑斓的贝壳,仿佛有了生命,一点点蜕变成美丽的作品。
西班牙学生Iria Miguel Vázquez(中文名:李娅)激动地分享了此次非遗初体验的感受。她表示,能亲身体验制作非遗螺钿发簪和螺钿胸针,我感到非常开心。看着那些碎片慢慢拼凑出美丽的图案,我欣赏到了螺钿独特的光泽美,也体会到了手工匠人的细心和不易。如果我只是旁观者,我不会有这么深刻的体会,有幸能够成为参与者,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如此美妙的螺钿工艺。


